新时期如何创新基层市域社会治理模式,打造“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积极探索,大胆地进行尝试,开展以联防组为基础的“党群e家”工程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收到了群众认可的良好效果。
振江镇是我省边境线最长的乡镇,位于两国两省两江三县交界地带,边境线总长91.5公里,总面积308平方公里。过去这里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极易发生越境盗窃、抢劫事件;留守老人较多,突发疾病救助不及时;农户居住分散,发生民事纠纷、火灾、泥石流等突发事件时,无法实现及时化解或救助。
对此,2018年,振江镇党委以“鸭绿江畔党旗红”党建活动为抓手,结合边境地区特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载体,开展“党群e家”工程,即对于居住地相邻农户,以每十户左右为单位组成一个联防组,由党员担任组长,在组内每户统一安装报警装置。报警装置有火灾、医疗、治安三个按键,当组中哪家农户发生突发情况时,只要按一下报警装置的呼叫按钮,本联防组所有报警器立即响起警笛声,并向该组其他农户群发报警信息,同时,派出所也会收到报警信息,实现一户有难百户帮忙的效果,可以有效实现村民第一时间自救,并实现派出所及时出警。
振江派出所所长闫立国告诉记者,“党群e家”工程运行以来,全镇民事纠纷和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该镇石柱子村侯某一家人在外劳动期间家中起火,村民发现后立即报警,党员李成文、赵孝杰立刻组织30多名村民前来救援,并及时向派出所和镇政府报警。让侯某一家人感到了温暖,让群众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镇党委政法委员魏薇告诉记者,“党群e家”工程实施以来,全镇治安案件下降了60%,矛盾纠纷下降80%,应急救助16起,再也没有发生越境盗抢事件,全镇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在振江镇,儿女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的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他们称“党群e家”是炕头上的“110”。“党群e家”还组织开展邻里互助、群防群控、环境整治等活动,第一时间把问题摆在桌面、把沟通做到心里、把隐患排查清除、把损失降到最低,进一步增强了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振江镇还将丰富“党群e家”工程内涵,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护林防火、防疫减灾等活动,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