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本溪市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注重落实群众路线,依托互联网,在全市开展创建“千名民警联系百万群众”“平安微信群”暨“防输入、防反弹、保稳定、保发展”大走访活动,在警民间搭起了密切联系之桥,牵起了守护平安之手。
据统计,截至目前,本溪市共承接和自建“平安微信群”2万余个,民警入群率达100%,每名公安民警人均吸纳群众357人,覆盖全市110多万人、90.34%的常住人口,基本涵盖了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学校医院、交通运输、“两新”组织等各个领域。
警力+民力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今年5月,在本溪市公安局明山分局明山派出所辖区翰林一品小区的“平安微信群”中,许多业主代表都在微信群中反映物业不解决消防通道堵塞问题,部分业主情绪非常激动。
民警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随后对物业公司下达消防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联系业主代表全程监督,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化解了矛盾纠纷。
这是本溪公安通过“平安微信群”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有了“平安微信群”,本溪每一个民警都是一个在线的群众工作平台,是一个小型便捷的预警平台,各警情信息可以直接获悉,快速作出判断和处置。
同时,本溪公安还启动了“互联网+警务”模式,通过“线上”实时互动交流,“线下”登门入户走访,积极创建物流寄递、快餐配送、交通运营、物业管理、行业场所等特色“平安微信群”,发动成立新兴行业群防群治工作组织,壮大新生群防群治力量。
5月1日,一居民因4岁小孙女走失,通过“平安微信群”求助,公安机关立即通过云战平台、“平安微信群”发布走失孩子特征,3小时后“平安微信群”内一超市业主反馈信息,走失女孩被及时找回。
“平安微信群”拓宽了联系群众的渠道,解决了警民双方沟通交流的难题,也激发了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让“人人都是信息员、人人都是防控员”得以实现。
“互联网+实战” 解决群众最忧最难最急事
7月17日,本溪市明山区牛心台下牛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民警立即出警并连夜开展走访调查。经过细心排查,民警终于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影像线索,随后把嫌疑人影像传到牛心台“平安微信群”征集线索。最后通过“平安微信群”中群众提供的线索,仅用5个小时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本溪公安启动“互联网+实战”模式,通过“平安微信群”,广泛收集各类涉稳情报信息和案事件线索,为事件处置、侦查破案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4月22日,本溪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利用“平安微信群”内的举报信息,抓获一名外市流窜本溪实施盗窃的犯罪嫌疑人。5月7日,本溪市公安局溪湖分局采用此前在“平安微信群”获取的线索,于彩北、柳塘、大峪等三处地点闪电出击,一举摧毁一个网络赌博犯罪团伙。
本溪公安通过“平安微信群”提高了处置问题的速度,不仅加大了打击犯罪的力度,还把群众最忧最难最急的关键问题一一破解。
5月7日,某物流公司在“平安微信群”中反映单位门前停车泊位不足,快递员出行不便。当天,交警部门实地调研,提出错开交通高峰时段、分地域送发邮件等3条合理化建议,快速解决了困扰经营者的燃眉之急。
“线上”+“线下” 警民之间一家亲
“线上”交流,指尖走访不掉线;“线下”走访,奔忙脚步不停歇。
周宗平是本溪市公安局南芬分局铁山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居民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周”。在“平安微信群”成立之初,老周挨家挨户敲门进行走访。走访的过程中,有不少住户向老周反映许多问题,例如楼道内堆放杂物影响居民出行、宠物叫声过大影响老人休息等等,老周一一了解情况后,及时与社区沟通,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制定了解决方案。
在大走访中,民警走进居民家庭,踏入田间地头,从安全防范、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将“线上”键对键的互动交流,转化为“线下”实打实的贴心沟通,面对面解困纾难,点对点雪中送炭。
就这样,本溪市通过“平安微信群”和大走访活动,让警民“线上”互动、“线下”沟通,真正实现了有限警力变成了无穷的“民力”,切实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