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合法身份“满月” 多地仍在观望 各方呼吁尽快出台细则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张乐悦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16-09-02 10:11
  7月28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门公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给予网约车合法身份,将网约车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按照11月1日生效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各地应在之前制定落地细则。此后,符合相关条件的私家车在履行相关法定程序后即可转化为网约车。
 
  眼下,网约车新政出台,首次承认网约车合法身份已过“满月”,除个别城市外,多数城市仍处在筹备出台地方性规范的阶段,抑或说仍处于观望状态,对于地方细则的制定显得有些缓慢。同时,更有人质疑,网约车身份合法后,是否可以超出经营范围异地经营?安全问题该如何保障?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落地]
  司机资质或参照出租行业标准
 
  “细则还在制定当中,预估11月份会出台。”对于网约车细则是否已落地沈阳,沈阳市出租车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透露道。 
 
  记者获悉,此前网约车在公安部门不存在特行备案的情况。新政实施后,对网约车司机的要求或将参照出租行业相关标准。按照国家规定,地方公安机关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查询机制,确保不符合条件的驾驶员被挡在网约车行业之外,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纵观各城市,一些地方的新政策对网约车不是非常友好。据了解,目前已经公布的地方网约车管理方案细则都还没有形成最终方案。甘肃省兰州市、山东省济南市等地运管部门表示,将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后出台政策。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出租汽车管理处副处长曾嘉此前曾透露,交通部也将进行调研指导,确保网约车细则的落地实施。以兰州市公布的地方版细则为例,按照其中的规定,兰州的网约车数量被严格控制在3000辆左右。兰州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处长张建彪说,这是经过测算后适合兰州本地情况的。
 
  不单单是兰州,梳理济南已经出台的网约车管理细则和浙江省宁波市、广东省广州市等地相关主管部门透露的信息可以发现,部分网约车的管理规定仍然延续了对传统出租车的管理思路。一些地方还提出了“网约车进行统一标识”“与巡游出租车一样6年退出”等限制。有观点认为,这样的政策造就的只能是“通过移动互联网预约”的出租车。不少司机担心,在严控数量的情况下,网约车车牌的价格会像几年前的出租车一样,一路爆炒飙高。
 
  [声音]
  网约车异地经营引关注
 
  网约车细则落地已然引起巨大反响,同时,更有人关注在各地的细则中会否就网约车异地经营进行约束?
 
  网约车异地经营为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现实问题。网约车跨地域运营在沈阳、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存在。
 
  记者注意到,因外地牌照网约车大量进入,加剧城市交通拥堵。据深圳媒体报道,2015年来,在深圳注册的异地牌照网约车超过30万辆,加剧了当地交通拥堵情况。也有民众反映,外地牌照网约车存在拒载、耽误时间、司机不认路等问题。民调显示,有超过56.3%网友介意叫到外地车。
 
  目前网约车平台未限制外地车辆在平台上注册。滴滴表示,在各地细则落地之前,暂不会禁止外地车异地接单,但会根据交通管制情况改善派单模式,比如在限行时段和区域尽量不给外地车派单。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约车许可经营区域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超出许可经营区域的,起点和终点其中一端应在许可经营区域内。所以,网约车能否异地运营关键在于地方细则如何界定经营范围。
 
  严把网约车安全关
 
  除了上述问题外,更有人担心网约车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各种网约车的违法甚至暴力案件屡见报端:沈阳女子网约车后遭司机微信搭讪、发图片性骚扰;辽阳一女孩深夜用打车软件打车,遭遇司机中途加价,不加钱就把乘客中途扔下;深圳女子在晚上搭乘顺风车时遭司机劫杀,该车车牌还是假冒的……网约车的不安全感、市场的无序性以及司机的自律性不强等问题让人感到忧虑。
 
  记者在该新出台的暂行办法中看到对司机的规定: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无暴力犯罪记录。可见,网约车的安全问题不仅是百姓担心的问题,更是政府部门考虑的重点。
 
  [调查]
  呼吁细则尽快出台
 
  为了进一步了解沈阳的网约车市场,记者采访到了沈阳爱慕世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屈震。
 
  屈震告诉记者,他公司现有40辆左右运营车辆,有丰田凯美瑞、尼桑天籁、本田雅阁、东南菱帅等,平均每台车月收入4000元左右。 
 
  “我公司挂靠滴滴、易到和优步等。接单方式以网上接单为主,日常竞争压力来自于快车的竞争,手下车辆每月在网上都能赚到万元左右。”屈震认为,因网约车身份合法之前他们公司有车被抓过,也被处罚了,所以,他认为新规出台后不仅不会对他的行业有啥影响,反而还是好事一桩,希望细则能尽快落地,也好保障该行业规范运行。
 
  此外,屈震还特别提醒,因网络约车行业准入门槛低、司机素质参差不齐、监管尚未到位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网约车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所以,市民在选择网约车时应慎重。
 
  根据经验,屈震特别提到如下几点:使用网约车出行时,上车前可用手机拍下车牌号码,上车后应随时通过电话与家人、朋友分享位置和行驶路线。通过这种方式留下足够证据,同时也给心存不轨的司机以有效威慑。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女性等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群体,应避免深夜独自乘坐网约车前往偏僻路段,乘坐网约车时应尽可能结伴而行,并有意选择相对繁华的路径行驶;行进中随时注意周围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要求司机停车,迅速离开或向人多的地方靠拢求助,并及时报警。
 
  [链接]
  知道这些功能出行更安全
 
  7月6日,移动出行领域巨头滴滴对外公布其在安全方面的最新进展,通过多项安全技术来保障乘客和司机的权益。那么,在制定网约车落地细则时,是否可以以此作为参考来保证出行安全呢?
 
  ★分享行程 
 
  乘客只要下载、更新最新版本的滴滴出行APP就可使用“分享行程”功能。“分享行程”分为手动分享和自动分享。分享的行程信息包括:乘客订单起、终点,上下车时间,距目的地的距离,预计到达时间,车辆车牌信息以及车辆实时位置。乘客到达目的地24小时后,乘客分享的“分享行程”界面将会失效。
 
  ★紧急求助
 
  用户按下“紧急求助”按钮后,系统会给用户设置的所有紧急联系人发送短信。同时滴滴安全系统将会开始录音,并将录音实时传送至滴滴出行安全平台。滴滴客服人员会协助紧急联系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配合警方处理情况、采集证据。
 
  ★人像认证
 
  滴滴通过“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对司机的身份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凡是在滴滴出行平台上成功完成信息注册的司机,在接单前都需要在滴滴司机端上进行“人像认证”,只有认证通过后才能开始接单。“声纹识别”功能很快将上线。
 
  ★号码保护
 
  司机、乘客在点击滴滴APP内的“安全通话”按钮后,可直接通过一个“虚拟号码”联系对方。乘客、司机在使用“号码保护”的过程中,可通过通话记录内留下的“虚拟号码”直接回拨给对方。目前全国有10个城市开通了号码保护功能,沈阳即将开通。
 
  ★三证验真、车型一致
 
  自滴滴平台成立以来,司机、车主在注册滴滴出行账户时,一直都需要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信息,只有三证信息全部真实有效才能成功注册。
 
  今年5月中旬上线的“车型一致”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截至6月末,滴滴平台已通过“车型一致”的验证封禁了2万余辆违规车辆。目前乘客在搭乘车辆时,如遇到了车牌信息不符、车型不一致的情况可通过APP内的投诉通道直接反映,并拒绝搭乘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