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普兰店区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记
平安是最基本的需求,是最现实的民生。面对平安建设的新形势,大连市普兰店区紧紧围绕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深入推进全域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积极构建“三级平台、四级运转”模式,狠抓落实网格化顶层设计、精细化管理、一体化治理和民生化服务综合配套措施,有效提高了基层的社会治理能力和科学化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筑牢了平安建设的根基,促进地区长治久安。

省领导到普兰店区经济开发区坨山社区调研网格化管理工作
一看顶层设计
政法委书记担当牵头人
近年来,普兰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网格化管理工作,2014年9月16日召开第53次常委会,将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区重点工作,经费由本级财政统一保障,会后制发了《普兰店区关于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和《普兰店区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分工实施方案》。
普兰店区委政法委全方位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继晓担当牵头人,提出了“试点先行,借鉴经验,扎实推进,梯次铺开”的总体工作思路,于2014年9月17日成立了区网格管理领导小组,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季任组长,公安、民政、司法等单位分管领导任成员,争取财政资金40余万元,强化区网格化管理办公室,配置工作人员4人,解决了办公用房,工作用车,办公电脑、电话等设施装备。
王继晓书记亲自参与网格化推进工作,先后召开网格管理办公室调度会、相关街道部门参加的协调会、网格员培训会等会议16次,安排人员配备、派员赴省内省外借鉴经验、经费落实等关键性工作,帮助扫除试点中的“拦路虎”,确保了网格化工作不走弯路,高标准推进。
普兰店区网格化管理办公室认真落实会议精神,街道(乡镇)全力配合,社区(村)认真创新实践,大力推进了“三级”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开发区管委会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市民服务中心主楼已封顶,还在各社区普遍租用了不少于30平方米的网格员活动室。区综治办制定了《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网格员考核细则》等系列配套文件,在全区划分出三个级别网格2406个,实现全域覆盖,年投入资金500余万元,配备174名军嫂作为城区专职网格员,农村专兼职网格员有2232名,开展业务培训6期1000余人次,依托新建起的全区集“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为一体的网格数据库,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服务管理活动,不断把全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推向新的发展层次。
二看精细化管理
信息化平台联通千万家
今年6月的一天,普兰店区经济开发区坨山社区第三网格员王红一和平时一样,一大早便来到如意人家小区走访,当她走进一户居民家中的时候,这户居民告诉她,“最近总有三男一女四个人,挨家逐户兜售治疗肿瘤的药品,还说他们的药什么肿瘤都能治,恶性的也能治,我觉得他们不像好人,可能是一伙骗子。”居民反映的情况,立即引起了王红一的警觉,她第一时间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社区领导和社区民警,并及时通过微信群通知小区居民不要上当。经公安部门抓捕后审讯,确认这是一伙专门以忽悠的方式向老年人兜售假药的犯罪团伙。这件事迅速提升了王红一在小区居民心中的地位,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坐火箭升上去的!”
类似的事例,在普兰店区的网格员中并不罕见。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普兰店区网格员的工作愈加熟练起来。他们每天都必带“两张卡”,每天都佩戴网格员服务卡和联系居民服务卡,同时手拿着民情日志本,按照知网格情况,知居民家情,知社情民意,知求助对象的“四知”基本要求活跃在网格内。而全区日渐完善“丰满”的网格信息化平台,让网格员们更加有底气做好本职工作。普兰店区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区网格采集信息已达176万余条,全区信息化平台已经真正成为联通千万家的无形大网,“网罗”千家事,“网住”万民心。
在具体工作中,网格员按照“以格管事,以房管人”的要求,把实有人口划分为三级实施动态层级管理,分别落实“三位一体”和“五点定位”管理措施,确保不出事和少出事。网格员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标有序列号,留有照片,建有工作台账,每天都进行工作巡查,如果发生违章建筑等行为,能够有理有据予以制止。对重要敏感期、重要时段,自觉增强了巡查密度,随时收集各类信息,及时加以处理。今年以来,共处理上报各类事件1400多件,化解邻里小矛盾小纠纷5800多起。
2015年10月8日,久寿社区古城路12号楼2楼居民家自来水漏到1楼居民家,楼下居民报告网格员,网格员通过居民信息平台快速联系到了二楼住户,防止了造成更大的居民财产损失。通过精细化管理,保证了网格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介入处理,或是通联上级集中相关力量联合处置,有效防止和处理了大量的案(事)件,促进了社会平安和谐。

网格员王红一(左)走访群众
三看一体化治理
多部门联动破解社会难点
普兰店区在构建街道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负责、网格员具体操作的组织框架下,既充分发挥网格员的龙头带动作用,又积极整合职能部门的工作力量,帮助网格员建立科学的工作团队。实践中总结出“一格五员”模式,即一个网格要有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警务员、监督员和信息员的基本力量配型,同时,把公安、司法、城管、卫计委、物业公司、网格直管党员、社团组织等力量吸纳进来,形成社区平安团体,广泛开展社会治理活动,实现了多种力量在网格内共驻共建,合作共赢。
其中,社区充分发挥领导一方的核心作用,综治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定期梳理网格员收拢上来的民生问题,拉出整治清单,随机组成联合工作队伍,主动开展一体化治理工作。
针对网格内治安防控难题,就有效发挥网格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专兼职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把社区“三长”、治安巡逻员以及单位保安等力量整合,把主道口监控、小区监控和居民私人监控等信息点串成线,实行重点时段、重点地段、重要部位有人巡、辖区街面有人控的“三巡一控”措施,有效防范了各类违法犯罪的发生。
同时,网格员还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开展了移风易俗、文明殡葬,鼓励创业、打击传销,宣传健身、反对赌博,珍惜生命、安全用电,市容环境等整治行动,进一步拓展了平安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了居民的普遍赞誉和好评。
四看民生化服务
一站式服务让幸福进家门
网格员把网格作为自己的“责任田”,把服务群众作为网格工作的生命线,开展了多元化、人性化“便民服务圈”活动。结合群众对平安文化的需求,各个网格都组建了多种平安文化队伍,有书法协会、绘画协会,有舞蹈健身队、太极拳队等,利用社区文化广场,经常性组织文体活动,寓教于乐,融洽居民关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居民对网格员的认同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结合群众对平安和谐的需求,网格员自觉加强平安家庭、平安邻里、平安网格建设,广泛开展了“家和邻里亲”促和谐活动,把“五好家庭”、“五好邻里”作为核心内容,组织团队成员不定期地上门走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化解不和谐因素,对家庭邻间发生的矛盾纠纷当场化解,有难度的通过楼栋“和睦直通车”平台进行化解,疑难问题通联上级采取“1+4”模式联合化解,有效防止和解决了大量的矛盾纠纷。结合居民对“三个文明”建设的需求,网格员作为社会工作者,有效延伸和下沉公共服务,缩短群众诉求响应的时间,在楼道挂有网格团队公示牌,在居民中建有QQ微信群,随时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
当然,这些服务只是网格员提供“保姆式”服务的一小部分,他们整天活跃在社区网格,贴近群众,走进问题,积极参与居民事务代办、物业管理、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社区弱势群体、健康卫生讲座、预防诈骗等服务活动,让群众关心的问题件件有人管,事事有答复,实现了网格居民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村)、难事不出街道(乡镇),服务到家庭。
近年来,普兰店区大力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并将其作为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促使基层平安建设工作由被动变主动、由粗放到精细、由多头到统一、由抽象到量化的积极转变,逐步做到了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公共服务在网格中开展,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治安防控在网格中加强,平安建设在网格中深化,显著提高了地区的平安建设能力,夯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