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锋精神的照耀下,平安志愿者活跃在抚顺市的大街小巷,只要居民有困难,他们总是热心帮助,不计回报,成为这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志愿服务如火如荼地开展,涌现出了很多夫妻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居民赞扬。
当初不同意 如今我陪你
采集地:抚顺市顺城区将军堡街道北山社区

毛兆根夫妻在社区巡逻
抚顺市顺城区将军堡街道北山社区有一支为了社区安全、百姓安心,不求回报地投入维护社区平安稳定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有一对夫妻更是北山社区平安志愿者服务队的招牌,他们就是毛兆根夫妇。
北山社区是一个以棚户区改造回迁人员为主的社区,居住人员复杂,外来人口较多,治安情况比较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伍军人,毛兆根主动来到社区提出要成为一名社区义务巡防员。他的这一行为遭到妻子的反对,妻子说:“你是一名残疾人,遇到危险怎么办?你逞什么强?”
但是老毛依然加入了社区的平安义务巡防队,成为了一名平安志愿者。他每天不定时地在小区巡逻,看到哪里下水井堵塞了,他会及时联系物业;看到哪家自来水管坏了,他拎起工具挽起袖子就修理;看到哪里有反宣品,拿起刷子立即清理;看到小区来了陌生人,立即上前询问,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有一次社区有一位老人在小区内心脏病犯了,他看见后立刻拨打120,然后陪着老人一起到了医院并且垫付了住院费用。
几年来,老毛一步步赢得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在他的感染下,他的妻子退休后也积极加入到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当中来,和他一起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经常可以在小区看到他们夫妻巡逻的身影。
去年底,毛兆根的儿子从部队退伍回来,看到父母这样为社区平安作义务奉献,也积极地投身到社区平安志愿者队伍当中来。小毛利用自己专业技能——摄影,一有时间就背着他的器材,收集一些平安建设的素材,在社区开展平安建设宣传。老毛一家带动了一大批志愿者投身到社区平安建设当中来。
今年7月25日晚,一场暴雨袭击抚顺,暴雨造成北山社区3号、4号楼楼前积水1米多深,门洞配电箱被淹,情况紧急,志愿者们在老毛一家的带领下顶着暴雨装沙袋,他们站在及腰深的水里为单元门洞排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灾害困难面前,冲在最前面的是他们,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居民的称赞。
夫妻同心服务居民
采集地: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风华社区

齐州夫妻(中间两位)开展志愿服务
他们来自一个六口之家,四世同堂,和谐美满。他们用爱心帮助周围居民,常年照顾困难家庭老人,积极调解矛盾纠纷,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营造了浓厚的平安氛围,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他们就是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风华社区的齐州和李来云夫妇。
齐州和李来云分别是66岁和65岁,他们是受雷锋精神感染的一代人,正是在雷锋精神的感染下,使他们在花甲之年投身到了平安志愿者这一队伍中。
社区17委9组的高大姐患有重病,子女长期在外打工,没有人照顾。齐州和李来云就经常看望高大姐,时常帮助她买些日常生活用品。有一次高大姐夜里突发急病,李来云得知后急忙带她去医院看病。高大姐住院期间,齐州和李来云分工明确,一个在家做饭,一个去医院照顾。如今,高大姐逢人就说:“他们就像我亲弟弟妹妹一样。”
社区居民史某可以说是受到他们夫妻帮助最多的一个人。
李来云告诉记者,2013年是史某悲喜交加的一年,孙子即将出世,但是,儿子的突然去世和儿媳的人工流产,使他陷入了绝望。
“他和他老伴儿的身体十分不好,而且行动不便,再加上这两个事,那时的他接近崩溃了。”李来云对记者说。
于是,齐州和李来云经常到史某家陪其聊天,排解心中的苦闷,并帮助他解决各种生活中的困难,使其渐渐走出了生活和情感的困境。
2014年史某回老家过年期间,因楼上住户暖气破裂,致使其家中和楼下住户家中水流成河。李来云从居民口中得知这一情况后,二话不说,一边拉着老伴儿往史某家跑,一边给史某打电话,让其尽快回到家中。
“当时他们楼下住户淹得特别严重,要求他和楼上住户赔偿,而且吵得十分激烈。”李来云对记者说。
见此情景,李来云夫妻分别展开了调解工作,在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下,史某楼下的住户放弃了赔偿,三家邻居转变为了要好的朋友。从那时起,史某更加信任他们夫妻了。
“他们夫妻现在是我们社区的名人了,他们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经常事半功倍,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的难题已经数不胜数了。”风华社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二老的心全交给了孩子
采集地:抚顺市东洲区东洲街道阿金社区

韩昭义夫妇整理图书
在抚顺市东洲区东洲街道阿金社区,有这样一对夫妻志愿者,丈夫名为韩昭义,今年79岁,妻子名为李月华,今天75岁,这二位古稀老人用自己的所长为辖区孩子营造了一个幸福的乐园。
“爷爷,这道题应该怎么做啊?”听见孩子的提问,韩昭义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上了解题的步骤,并耐心向这名孩子讲解。这是记者初见韩昭义的情景,而记者的到来,他丝毫没有察觉。
韩昭义告诉记者,他是抚顺市第十六中学的退休教师,退休后的他便投身到了社区的志愿服务中。
“起初我是利用自己的特长在社区内写板报搞宣传,在1999年的时候考虑到社区许多家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便成立了义务补习班,在每天放学后和寒暑假免费照顾孩子,传授他们知识。”韩昭义对记者说。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韩昭义对书法、绘画、语文、数学样样精通。
韩昭义的妻子李月华也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人,生活中的她经常帮助邻里解决难事,积极宣传社区的相关政策,成为了社区的贤内助,百姓的贴心人。一次李月华在楼下与居民闲聊,得知了社区居民李某的母亲突发疾病的消息,便立即上楼与李某将其母亲送到了医院。
韩昭义告诉记者,他们夫妻都是志愿者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好地照顾这些孩子了。因许多孩子的父母工作繁忙,不能准时接走孩子,韩昭义便一个一个送回家中。
“不把孩子安全送到家我不放心啊。”韩昭义对记者说。
如今,李月华经常到义务补习班帮着韩昭义照顾孩子,按韩昭义的话说,他是这个班级的老师,那么李月华就是这个班的后勤,把班级的事物打理得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