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金融是一方经济的血脉。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行业,使这座城市更需要金融平安、社会平安。为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立足“平安联建、警银联手、风险联控、服务联动”,着力构建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积极开展辖区“平安丹东、平安金融”的“双平安”创建活动,确保了丹东地区金融稳定运行。
座谈“双平安”创建
构建安全体系
推进“双平安”建设发展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丹东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延春为组长的“平安辽宁、平安金融”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从构建市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安全防范体系、制度建设体系、报警联络体系、安保培训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入手,进一步细化职责,逐步形成紧紧依托政法委、公安部门,以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为主导,各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的“双平安创建”工作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宋宏家告诉记者,目前,该行与市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加大防控金融风险力度,坚决守住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注重防控风险
找准“双平安”创建切入点
201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针对辖区经济、金融风险状况,经与市委政法委、公安部门反复沟通研究,统一思想认识,确定了联手开展“平安丹东、平安金融”创建的基本思路。以防控风险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双平安”创建活动,举办了全市“金融联手公安同行,共同打造平安丹东”活动启动仪式。
在9月19日召开的全市新时代枫桥经验视频大会上,丹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延春在会上特别强调,全面推进丹东市“双平安”创建活动,创新建立政法委、公安、人民银行牵头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提升金融风险防控力度,逐步形成以人民银行为主阵地,精细化、数据化贯穿其中,辐射金融机构的平安创建大格局。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刚做了《以新时代安全观为统领,推动双平安创建向纵深发展》的讲话,会议印发了《丹东市平安丹东、平安金融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警银联手
建立防控长效机制
在“双平安”创建中,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与公安部门尝试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为化解金融风险开创了新局面。
201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与丹东市公安局内保支队、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分局分别签订了《安全保卫工作协议书》。在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办公区建立了“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分局警银警务工作室”,元宝公安分局负责在警银警务工作室配备警员巡逻值班,保障银行安全。成立了由丹东中心支行、金融机构和有关保安公司等有关负责人组成的金融机构调缴款调度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和处置调缴款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分类分级整合金融机构警务报警方式,为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报警系统安装一键报警装置,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实现双向语音对讲或视频联动功能,做到有警情能及时报警,快速处置。
针对边境城市防控金融风险特点,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规范涉嫌洗钱、假币、非法买卖外汇和地下钱庄案件及线索的移送程序,与公安部门联手,实现对相关犯罪行为的精准打击,有效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维护丹东市经济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宋宏家介绍说,前不久,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联合东港市公安局打击查处一起个人非法买卖外汇案件,并依法对其处罚,该案件是银警双方联合打击涉嫌外汇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成功案例,对维护丹东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