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平安之花助力辽宁经济企稳回升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 作者:记者 张国强 韩宇 | 发布时间: 2018-06-12 15:27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曾以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赢得了“共和国长子”的赞誉。

  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问题凸显。尤其是近三年来,辽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受此因素影响,许多矛盾新老交织、缠绕叠加。

  面对严峻的发展挑战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在狠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如何掌控全局化解妥善化解矛盾,成为考验辽宁各级党政领导和政法综治干部政治定力、政治勇气、政治智慧和政治担当的一道新时代课题。

  近三年来,辽宁各级党政领导和政法综治干部在新一轮东北振兴过程中,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平安之路。

  可喜的是,平安辽宁之花在连续13年喜获“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硕果的同时,辽宁经济也止住了连续下滑的趋势,出现了企稳回升之势。根据今年初辽宁“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4.2%,这意味着,自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单向回落的状况发生了趋势性改变。

  “在这一经济增速的背后,平安辽宁建设功不可没。”数位辽宁省人大代表受访时如是说。

  高起点谋划 顶层设计平安辽宁建设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将平安辽宁建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方向、思路明确清晰。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以辽宁省委省政府“两办”文件印发《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出了方向性、根本性的工作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新要求,为平安辽宁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2017年8月25日,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十三五”平安中国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平安辽宁建设要实现的工作目标,安排部署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3大项重点建设工程。

  为了积极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在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文章的组织带领下,连续制定全省政法工作“1353计划”和“1454计划”,坚持“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

  另外,针对健全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以省委、省政府“两办”文件印发《辽宁省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督促各级党委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党政主要领导承担“第一责任”。每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与各市、省直部门签订责任状,实行“四位一体”考评体系,开展明察暗访,实行正负激励,表彰先进,对落实责任制不力的地区和部门实行督导督办和岗位追责。

  高规格行动 打牢基础做实矛盾化解

  2016年10月,一场大规模聚集围堵千山西路的群体性事件正在秘密策划之中。

  原来,鞍山市铁西区启宏小区4栋居民楼入住多年一直没开通煤气,居民们策划这场集会,就是希望推动问题的解决。

  一名居民代表说:“楼里面环境什么的都不差,就差煤气。”

  铁西区委、区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后,综治、交警、住建委、煤气公司、鞍钢集团等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将鞍钢煤气引入小区,及时化解了一场群体性事件。

  “为切实解决我省社会矛盾问题和信访积案存量较大,历史欠账较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全省从2016年起连续三年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辽宁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国长青介绍。

  三年来,全省每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都在10万件以上,调解成功率均在96%以上,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为从有效减少矛盾纠纷,辽宁省于今年2月14日制定实施了《全省推动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计划》,主动坚决向社会治理突出难题亮剑。

  今年5月11日,辽宁省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扩大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进一步安排部署全省推进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工作。

  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求发在会议上提出了要将处理实际问题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切实做到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要将落实各级书记责任与落实相关领导责任相结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等八项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近期14个副省级领导分别专门带队,对各市进行驻点督查,规模和力度之大在近年来都属罕见。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平安建设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

  辽宁省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秉承“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把平安建设重心落实到乡镇村屯、街道社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离得‘近’,才能解决得‘快’,我们网格员就是离矛盾纠纷最近的人。”锦州市凌河区马家洼子街道新区社区第一网格网格长高芸告诉记者,网格员会第一时间去化解矛盾纠纷,并登记在案,整理成册。

  目前,全省14个市已经全部建成市级标准化综治中心。全省共划分88552个网格,配备网格员158354名,实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加大“雪亮工程”建设力度,全省视频监控点位已达110万个,整合社会视频资源近7.9万个,省级平台初步建成了“一总一分”模式,省公安厅总平台和综治分平台投入使用,各级综治中心实现了与同级公安的互联互通。

  高质量打防 着力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突出问题

  2016年9月23日,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辽宁大连召开,此次会议,让大连公安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上的建设成功和经验叫响全国,这一经验也随之被称之为“大连经验”。

  国长青说:“大连会议结束后,我们放大‘大连经验’,在全省推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向宽领域迈进、深层次发展。以实现社会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目标为引领,注重资源整合,推动智能实战,大幅提升了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下夜班回家,再也不感到害怕了!”说这话的是某石油公司加油站员工张淑梅,她工作的加油站离市区较远,每到值夜班员工们都提心吊胆,他们提出这个问题后,仅3天时间,就有巡特警开始巡逻了。

  如今,本溪全市40个偏远加油站附近都设有巡特警的巡逻车,车辆运行轨迹在本溪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清晰可见。

  据统计,仅2017年,全省违法犯罪总量、刑事案件立案数、行政治安案件受理数三项指标,同比分别下降6.6%、6.7%和6.5%;涉枪涉爆案件连续五年、绑架案件连续三年实现破案率100%;八类刑事案件、多发性侵财案件分别下降33.54%和17.42%。消除了一大批安全盲区和死角,解决了一大批突出治安问题。

  防患未然,标本兼治。

  “我们牢固树立“大公共安全观”理念,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有针对性地解决什么问题。” 国长青称,辽宁省多次召开社会治安、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安全专项组协调和调度会议,组织开展了以高铁、动车组为重点,以防爆炸、防破坏为中心,集中排查各类涉路矛盾纠纷为主要内容的铁路沿线安全防范专项整治,推进全省公共安全不断向纵深发展。

  2017年,全省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减少402起,减少198人,分别下降22.2%和14.7%。